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陶冬:日本災害最壞已過全球經濟受害有限

上週焦點是日本核危機。一場罕見的地震及海嘯,誘發了過去二十七年來最大的核洩漏事件。由於日本在控制核設施過熱上遲遲不得要領,核洩漏風險大增,資金流向避險天堂,全球範圍內風險資產價格大跌。同時藉保險公司為應付索賠而需要將海外資金調回國,投機資金趁機發難,日元一夜間暴漲,觸發套利盤平倉,市場大亂,直至G7央行十年來首次聯手干預匯市。週五市場隨之喘定回升。
  筆者認為,此次日本地震/ 核危機的最壞時間已經過去。危機分三個渠道,以短期、中期和長期影響經濟:1)日元:因保險資金班師及熱錢炒作,日元匯率陡升,此舉導致套利交易倉促平倉、去槓桿,為風險資產帶來巨大的連鎖反應,同時威脅日本的出口業。 2)電力中斷、廠房受損:震災導致生產中斷。目前日本8%的電力供應不正常,加上東北地區生產線受損,以汽車、電子為首的產業鏈受影響。不過這種生產中斷多數可以在兩個月內恢復,而且零部件庫存及其他國增加生產可以減輕全球供應的干擾。 3)日本經濟:這次災害對日本經濟的衝擊規模及時間可能比最初想像​​的更大、更長。由於地震變成核洩漏,除工業生產中斷外,旅遊、食品出口均遭重創,同時本國消費信心亦遭打擊。日本經濟今年再現衰退的可能性較大。至於今明兩年的政府財政赤字,估計較之前的多出三分之一。

  從世界經濟角度看,這場危機的影響並不大(假定不出現全面的核洩露)。借用核危機的評級標準,這次災害屬第四級---嚴重但是地區性災難。除生產鏈的一時中斷外,持久性的影響不大。自然災害往往最後以V型反彈告終,相信這次也不例外。

  本週焦點:日本核危機的善後及日元匯率。週一美國二月二手房銷售預計5.15M,vs 上期5.36M。週二英國二月CPI進一步升到4.5%, vs 4.0%。週四美國二月耐用消費品訂單,1.9% vs 2.7%,扣除交通類3.5% vs -3.6%。週五美第三季GDP估計由2.8%上調到3.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