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好鳥命/鮮魚吧吃到飽 大台南黑琵倍增


圖說:生態魚塭養殖計畫,吸引了約3千隻的候鳥,至於荒野型的生態棲地,更多達4、5千隻。(觀光局提供)

欣傳媒 | 記者蕭介雲/專題報導
大台南黑面琵鷺向來極為知名生態指標,在當地漁溫養殖型態改變下,食物來源大減,上個冬季數量由千餘隻,爆跌至770隻,台江國家公園在去年闢建生態養殖魚塭,提供候鳥鮮魚吃到飽,今年冬天倍增至1541隻,讓工作團隊相當Happy,也歡迎民眾在4月底候鳥北返前,到台江來趟生態之旅。

台江國家公園為臺灣第一座濕地型國家公園,擁有豐富自然資源與高度生物多樣性,其中以黑面琵鷺為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中瀕危物種,廣泛受到國際保育界注目。

黑琵在過去3年,都有1000隻以上來台過冬,但在前年度劇減35%,只有834隻。台江國家公園研究員蔡金助分析表示,主要原因在於七股主棲地附近魚塭,有不少比例,由過去的虱目魚魚塭,改為經濟價值較高的石斑魚,因體型較大、魚塭水深,使得黑琵食物來源大為減少。

台管處於是緊急推動,確保黑琵食源的生態養殖實驗計畫,商借台南大學七股西校區用地,規劃及闢建生態養殖魚塭以為應變。

蔡金助解釋,整個計畫的使用面積為80公頃,其中10公頃採傳統虱目魚養殖方式,在虱目魚撈起來後,其他一併養殖的雜魚,如吳郭魚、豆仔魚等,就留下來當作候鳥的免費鮮魚吧,在這個次冬天,就提供了880斤,也成功的讓黑琵數量一舉回升。

在這塊空曠的海邊棲地,可不是只有養魚餵鳥那麼簡單,研究人員還細分了4種操作類型,一種是引進海水的荒野型,讓魚自然進來棲息,一種是上述的魚塭養殖,而魚塭養殖又分為養得比較胖和比較瘦的雜魚,第4種則是完全不進行餵養的雜魚。

如此,更能創造出生物與候鳥的多樣性,也能觀察黑琵等候鳥的進食行為,以及不同食物源對其生態的助益效果。結果光是魚塭養殖,就吸引了約3千隻的候鳥,至於荒野型的生態棲地,更多達4、5千隻。

虱目魚與石斑魚的價差10倍,養殖戶變心極其自然,但是台江仍希望,中央能有更多的資源協助,並且能與更多地方的漁民合作,留下虱目魚魚塭,也留下黑琵等候鳥的無限生機。



【吳萬春蜜餞】Since1985 台南府城 美食楷模 古早風味 追憶難忘

歡迎蒞臨本店官網 http://www.wu-wan-chun.com.tw/,品嚐精緻懷舊的府城風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