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

孔廟專輯:孔廟的牆為什麼是紅色?紅色?--咦?為什麼?你想過這個問題嗎?這是什麼問題?

歷代崇聖,至聖先師香火鼎盛

兩千多年來,孔子儒家思想在世界各國產生了深厚影響。據了解,海內外現有紀念孔子的孔廟,也就是所謂文廟,已達一千三百多座。

1665年,明永曆19年,鄭經採納陳永華之建議,於台南肇建全台首座的孔廟,從此台灣文教事業由蒙昧走向文明,數百年來,台灣各地已建有大小孔廟40餘座。台南孔廟,清代初期一度是全臺童生入學之所,號稱「全臺首學」。台南孔廟建築莊嚴宏偉,氣氛肅穆,格局完整,列屬國家一級古蹟,有「台灣第一史蹟」之稱,建築群最壯觀,也是全台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格局為標準的左學右廟,前殿後閣。

明鄭時期,西元1666年,明永曆20年,台南孔廟興建完成,鄭經率文武百官舉行釋奠大典,觀禮者達數千人,這是台灣的第一次。到今天,台南孔廟依然每年有春祭和秋祭,春祭釋奠大典依例於春分(三月二十一日前後)舉行,秋祭釋奠大典則於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誕辰紀念日」,也就是「教師節」舉行,春秋祭皆於清晨六點展開祭典。

如果,你家中有小孩,一輩子中,至少一次,一定要帶他來瞻仰此一大典,享受那種馨德常芬的感動,至少,以後也會比較「愛讀冊」呢。如此洋洋灑灑寫了此8000多字的大塊文章,正是企盼傳達:在台南,因為有了這一座孔廟,每一個台南人都能感到「府城驕傲」。因為有了每一次祭孔,你也能來感受「釋奠大氣」。

從清朝一直到今天,台南孔廟的釋奠大典,禮樂生多由孔廟的「以成書院」負責,每次祭禮約須禮樂生一百三十位,禮生的服裝顏色是紫色,樂生是紅色。而可愛的佾生,則由忠義國小學生擔任,六行六列,共有三十六人,每人身著禮服,黑短褂、白長衫、瓜皮帽,排列成方陣狀在孔廟前的丹墀上表演,左手持籥,右手秉翟,按照詩章一字一句之義而舞,奏樂、舞佾時,須由禮生六人歌詩,其樂章稱為「大成樂章」。所以,忠義國小的每年釋奠所累積的榮譽,真可謂,校名都可以另外稱之「孔廟附小」了。

孔廟的牆,為什麼是紅色?
古時,第一個王朝「夏」的建立者「禹」,舜帝曾表彰其治水有功,而賜給他一塊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夏朝的國家最高貴的顏色,便選用了「黑色」。到了商朝,又改變了器物服飾的顏色,崇尚「白色」。再到了周朝,國色又改成了「紅色」。魯國是周公的封地,是唯一可用天子禮樂祭祀天地的諸侯國,「周禮盡在魯」。

當時冠服宮殿均是以紅色代表著高貴,當時等級制度也反應到建築,「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士黃」,因為,孔子是周朝人,也是立有「周公廟」的魯國人,所以魯哀公在曲阜闕里為孔子立廟時,自然就採用了周朝最高貴的赤紅色。

兩千多年,後人一直延續下來,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孔廟的牆色。之後,各朝各代另外尊祀其他神祉的寺廟,像武廟、媽祖廟等等,也沿用孔廟的赤紅色,這是後話了。但是,像屏東市的孔廟使用赭暗的醬紅色,其實是有待商榷的。

《論語.子張篇》子貢贊美孔子的道德學問時說:「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家室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即指孔子學問道德高深、富麗、美好,若不深入探究,不能一窺全貌。所以「萬仞宮牆」由來即此意,孔廟紅紅的圍牆除了具有悠久歷史,引人思古悠情,更有千年來的色彩密碼,你瞭了嗎?。

如果在孔廟外圍種植更多鳳凰木,枝葉上開滿喧鬧的紅紅鳳凰花,迎接盛夏豔紅,與孔廟的「歷史紅」相互輝映,覺得如何?

文/ 王浩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