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天日晒鹽法!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不只武功好 也會製鹽?


夕陽餘暉映照在鹽田水面,風景美不勝收。(記者田欣雲攝影)
記者田欣雲/台南報導

「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金庸小說《鹿鼎記》裡藉江湖豪傑之口,讚譽天地會總舵主的能耐。本名陳永華的陳近南歷史上真有其人,是鄭成功之子鄭經的老師,在鄭經繼任延平王之後,總理國政,明鄭時期經濟建設推行、教育制度擘畫,多出自其手,關於製鹽技術的改良即是一例。



原本生活在嘉南平原的西拉雅原住民,已經會利用裝海水燒煮的方式製鹽,不過成品口感苦澀不佳。陳永華引進「天日晒鹽法」,善用台南平坦的地勢闢建鹽田,提升食鹽的質量,也開啟了台灣鹽業的新里程碑。

古代製鹽有分土盤製鹽和瓦盤製鹽兩種:前者是直接在砂土、黏土混合的地上晒鹽,後者則在土上鋪設碎瓦破甕。 因為瓦盤吸熱快,所以製鹽不論是在單位產量、速度或細緻程度上,都優於土盤,適合製造食用鹽;土盤因晒鹽面積大、日照久,所以鹽的結晶顆粒紮實,是工業用鹽的不二之選。位於台南北門的井仔腳瓦盤鹽田,就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

台灣由於成本考量,七股鹽田於2002年關閉後,338年的晒鹽業正式吹起息燈號,目前鹽的供應多來自澳洲。不過,雲嘉南風管處特別保留了井仔腳瓦盤鹽田的晒鹽運作,讓民眾也能親身體會古代人工製鹽的辛苦,只要事先預約,就能光著腳丫到結晶池,推著俗稱「鹽收仔」的集鹽竹耙,免費體驗晒鹽過程。

▲老鹽工熟練地用鹽收仔集鹽。(記者田欣雲攝影)
當然,如果你腳上有傷口,是絕對不能下鹽田的!一般海水的鹽度是2.5度到3度(即1公升的海水中含鹽25克到30克),鹽田的大蒸發池是12度,小蒸發池是24度,而你要去的結晶池濃度則高達26度,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傷口灑鹽」吧!難怪導覽員拍胸脯保證鹽田乾淨兼殺菌,連香港腳都不怕!

實際走進井仔腳鹽田結晶池,腳踏著像馬賽克拼圖一樣的碎瓦,細皮嫩肉的旅客難免痛得唉唉叫,不過看著越堆越高的小鹽山,多少還是能增加點成就感。體驗完畢,一旁不僅提供簡單的沖洗設備,還有已晒好的粗鹽供遊客打包做紀念,雖然品質不到食用等級,但用來去角質、洗滌清潔都相當好用。

▲一旁還有粗鹽可讓遊客免費帶回家,有得玩又有得拿。(記者田欣雲攝影)



【吳萬春蜜餞】Since1985 台南府城 美食楷模 古早風味 追憶難忘
歡迎蒞臨本店官網 http://www.wu-wan-chun.com.tw/,品嚐精緻懷舊的府城風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