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挑戰建築極限 台南台史館成婚紗聖地



欣傳媒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台南園區達20公頃,一半為自然保育綠地,是座人文與自然相遇的美麗園區,建築更挑戰台灣技術極限,採用漢人紅磚四合院的概念,基層融合了原住民干欄式建築立柱,以及石板屋的表現手法,採預力預鑄構造系統,以堆積木的方式組裝成棟,展現族群融合與自然共生風貌,但因難度太高,也讓建築團隊不知多了多少白髮。 


  有趣的是,由於臺灣歷史公園的風景、生態、建築十分令人驚艷,成了南部婚紗聖地,甚至有員工結婚拍婚紗,都不外求他地,直接在園區內取景,傳為館內佳話。 

當地位處臺南市的「希望之丘」,不但能將園區美景盡收眼底,還可以遠眺臺南科技園區,並設有清湖與忘憂湖,成為留鳥與候鳥的樂園;而賞鳥平台,更採傳統工法搭建「竹籠厝」,展示台江一帶先民居住智慧;另設有「快樂萬花筒」的親子休憩與學習空間。 

臺史館同時也是座綠建築,設有光電雲牆,以1,350片太陽能光電版,可提供館內部分電力,也象徵渡海之際,雲天壯闊的景象。 

園區內的行政典藏大樓,採用原住民干欄式建築的立柱,結合石板屋意象的外牆,以大面落地玻璃與厚實石材,展現虛實的強烈張力,也是國內首座結合承重牆、斜撐鋼柱與三向預力預鑄構件的建築。 

而展示教育大樓則採用了漢人紅磚四合院的概念,基層結合干欄式建築的立柱,採預力預鑄構造系統,將一塊塊清水混泥土樓板與牆面,像疊積木般堆疊、組裝成棟,為國內建築技術一大突破。 

至於博物館內,則有常設展、特展、兒童廳、劇場等四大固定展示空間,以啟發、互動、趣味的展示手法,營造出多層次的展示內容,深度體驗台灣歷史風貌與旺盛的生命力。 

今天在記者會中,文建會也透露一個小祕密,臺史館因為工程太過困難,一度在接合時,工期有所延宕,後來克服重重技術困難才得以完工,整個團隊是以「含著眼淚、帶著微笑」的心情迎接開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