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品格」該如何教育?

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偉文

2009/08 康健雜誌 八月份網路專欄

最近因為教育部打算花大錢在學校推動「有品運動」,引起輿論許多不同的聲音,不管是批評或消遣陶侃,我想大家的疑惑都是:「找一些偶像明星作宣傳說品德的重要,學生就真的會有品德了嗎?」

雖然大家都承認,品德教育,或者公民教育,以及擴而大之的生命教育,的確是非常重要,但是,這些價值觀可以在學校課堂上教嗎?或許這是一種兩難困境,學校教育顯然不能只教學業科目(否則不就成了補習班,職業先修班),但是當這些領域放入學校體制內實施時,勢必一樣得有教材、教案,甚至評量績效的數據,這麼一來,淪為紙上談兵,空洞或荒謬,恐怕也是必然的結果了。

品格教育絕對不能以說教或太道德教訓的方式進行,因為不但沒有用,反而會惹孩子反感,甚至當孩子觀察到大人說的是一套,可是做的又是另一套時,引起的負面作用反而更大。

真正有效的品格教育其實是不必用說的,甚至是不能說的,最好是透過社區參與,社會關懷的行動,從實務中養成,也就是說必須用自己的生命能量展現出來。

這種方法對一般老師或學校而言,當然是太難了,可是,如果真的要在學校裏設計出課程,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透過典範的參考,然後與學生「對話」,引起他們的「情緒」,有了動機之後再從周邊的真實環境裏去實踐體驗。對話非常重要,要用孩子們熱悉的語言,用他們關心而且也有興趣的事來讓孩子自行思考,老師們不必急著給標準答案。

至於引起孩子「情緒」的重要,是因為往往道德告訴我們應該怎麼辦,然後理智告訴人們用什麼方法做,可是最終是情感決定我們願意選擇什麼方式做。換句話說,那些「沒品」的人,並不是不知道什麼是「有品」,而是不願意去做罷了。

至於正確「情緒」的養成,可以從同理心的培養來著手,讓孩子具備溫暖、體諒、關懷別人的人格特質,對於人際溝通與協商能力的培養,也是一種助力。

孩子經由觀察別人的感受,會了解到自己的反應,可能對他人造成的影響,而有更柔軟的同理心,並於應對進退間,學習顧及他人的感受。

在居家生活中,家長可以培養孩子閱讀小說的興趣,從這些深度人性刻畫與情緒描述的書本中,讓孩子可以感同身受書中主角的遭遇,或者也可以挑選好的影片,讓孩子融入電影氛圍中,與劇中人物一起經歷喜怒哀樂,一起面對生命困境的選擇與挑戰,並且克服難關,感受不同遭遇的生命,也是讓孩子擁有溫暖的同理心的好方法。

不過,我覺得孩子是否有好的品格最根本的前提,來自於一個身心能夠健全發展的生活環境,因為當孩子不快樂,不喜歡自己,不喜歡上學,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行為和心理的偏差,當人們以為這些行為是品格教育出了問題,其實孩子背後那個受傷的心靈才是問題的根源。

品格教育不只是一種教導或訓練,而是家長的陪伴以及與孩子一同感受的體貼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