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華爾街日報:牛市與熊市搖擺 謹記投資4原則

鉅亨網編譯吳國仲‧綜合外電2009 / 11 / 02 星期一 23:35

從 3 月初的極度恐慌到 8、9 月時的狂喜,對投資人來說,今年歷經了各種情緒起伏。不管未來股市怎麼走,2009 年,確實提供了很寶貴的投資教訓。

道瓊工業指數 10 月份收平,但與 3 月低點相比仍漲 48%,今年也保有 11% 漲幅;債市方面,大致也表現良好。

不過美股上周的大幅搖擺,包括道瓊周五重挫 250 點,在在顯示投資人還得臨諸多艱鉅挑戰。
債務纏身、房價與就業市場沉痾,仍是美國消費者的惡夢。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亦引發對未來通膨、利率與美元匯價的擔憂。

在極度動盪的投資環境中,投資人有必要審視過去股市的金科玉律,在何種前提下才適用。《華爾街日報》臚列出4項:

■第一,長期持股原則(Stocks-for-the-Long-Run)失靈
與 10 年前同期相比,道瓊工業指數不但沒進步,反而還下跌 8%,投資人遂開始質疑長期持股的定律。但投資專家表示,關鍵在於維持投資組合的彈性,但仍須以長期獲利為目標。

Osborn & Scarborough 金融顧問公司奧斯彭 (Earl Osborn) 就表示,在投資組合當中,除了設定承擔風險的限度外,也必須有因應市場調整的空間。

舉例來說,股票與債券各佔 50%的投資組合,若遭遇類似去年 9 月的金融風暴,股票的比重即需降低,債券則相對提高。

■第二,長期持股原則有效,但要看地點
股市投資人也許還在療傷,但持有股票的基本原則並未改變:即放置一段長時間後,投資組合仍有不錯績效。

專家認為,此原則的關鍵在於「區域」。許多投資人相信,長期成長最棒的標的位於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

摩根士丹利金融顧問魯賓 (Shawn Rubin) 認為,金融危機係促使中國轉向內需成長的分水嶺,進而建立永續發展的經濟模式。他認為,現階段的亞洲新興股市,類似於二戰後的美國。

■第三,勿與聯準會作對
這是早期華爾街交易員所傳下來的諺語:主要形容聯準會準備改變政策方向時,投資人往往誤認訊息,導致誤判情勢。

隨著經濟好轉,外界開始預測聯準會超低利率與量化寬鬆政策將開始轉向。若果真如此,Pinnacle Advisory Group 投資長索洛 (Kenneth Solow) 表示,投資人須理解的是何種因素影響股市、而非關注聯準會的運作手法。

■第四,為投資組合買保險
所有人都希望投資組合不斷增值,但真實世界並非如此順遂。因此,個別投資人應仿效專業經理人進行避險 (hedge)。

以去年的例子來說,投資組合除股票之外,還能納入國庫券或 (少部分) 黃金,投資績效應能高於平均水準。索洛強調,這就像建立一個防禦機制,以避免被系統崩潰所重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