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描述 >>
大天后宮坐東朝西,建於斜坡地上,面對昔時的碼頭,因此建築物由前而後,級級升高,自前殿、拜殿、正殿至後殿,一進比一進雄偉。正面寬三開間,平面呈縱深式的四殿兩廊式配置。宮後連著供奉關聖帝君的祀典武廟,右倒是供奉觀音佛祖的佛祖廳。
拜殿與正殿分離拜殿,採三開間重檐歇山屋頂,罕見的十架捲棚大木結構,外型蘶娥而突出,中央天井宛若一池。殿前的一對蟠播龍柱與正殿前的龍柱,都是造型渾厚的早期作品,從龍足雕三爪上研判,應為天妃或媽祖時期的風格。前殿石雕為民國三年甲寅(西元一九一四年)所刻,窗櫺不刻細緻,龍柱及石獅已改為現形式。
另大天后宮匾額頗多,其中清朝皇帝御賜的「神昭海表」、「德伴厚載」、「與天同功」最為珍貴。而栩栩如生、尺寸碩大的媽祖神像,以及陪祀在右的千里眼、順風耳,則是藝術上難得的佳作。
歷史特色 >>
創建於1663(明永曆17年),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府邸。寧靖王別號一元子,所以這座府邸也稱為「一元子園亭」。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西元一六八三年)水師提督施琅征臺,鄭軍失利,克塽乞降。
依託鄭氏的寧靖王與五妃先後殉死,明室滅亡,施琅班師內渡時,鑑於臺灣人民對於媽祖信仰虔誠,為收民心,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祖廟,加封天妃為天后,廟稱天后宮(大天后宮又稱臺南大媽祖廟),為臺灣最早的官建祀典媽祖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