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赤崁樓(三)

赤崁樓乃荷蘭人於西元醫一六五三年創建,原稱普羅民遮城(Provintia 荷文為永恆之意),漢人則稱之為「赤崁樓」、「番仔樓」或「紅毛樓」;雖然「赤崁樓」已歷經明、清、日據時期,至今仍大約維持原貌。
明天啟四年(1624),荷蘭人進據台灣,在一鯤身興造熱蘭遮城(即安平古堡),建立軍事據點。後因缺乏淡水,生活不便,經向原住民購得赤崁(Saccan)地方土地,並於該處建街築壘,鼓勵漢人前往居住,而成繁華市街。

  荷蘭人以殖民政策刮搜當地漢人,苛稅與虐民時令衝突發生。明永曆六年(1652),終於引起漢人郭懷一領導的抗荷事件,橫掃市街,惜以力單勢弱而功敗垂成。荷蘭人為防止反抗再生,遂於翌年(1653)擴充舊城,創建普羅民遮城,城在九月奠基,至一六五五年初大體完成。漢人仍以當地原名赤崁,而稱該堡壘為赤崁樓,更習慣以紅毛番稱呼荷蘭人,故也稱赤崁樓為番仔樓或紅毛樓。

赤崁樓從荷蘭人據台時期便是行政中心,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改普羅民遮城為承天府治。清初台江尚未淤塞前,浪濤可直達赤崁樓下,「赤崁夕照」即是當時著名的台灣八景之一。赤崁樓前有九座清代石龜馱碑,是從他處遷移至此,傳說石龜為龍生九子之一,因好負重而變成龜狀。另外「斷足石馬」的雕像有一傳說是因石馬入夜後會化作妖怪騷擾百姓,所以才被斷足,成為現在的模樣。

後來,赤崁樓因民變的破壞及疏於管理而日漸頹圮,而原本荷式建築的主體也加上了中國式的建築,一度上面還祭祀了觀世音菩薩等神明。日治時期,赤崁樓改為陸軍衛戍醫院,也陸續展開修建及整修,光復後,將木製結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並將主要入口改向,而成為今日赤崁樓的模樣。

  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內政部公告指定赤崁樓為台閩地區第一級古蹟,更加肯定赤崁樓的歷史地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