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全球央行政策緊縮 經濟先後復甦 陶冬:債券熊市已來臨!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陶冬博客) 2011-05-04 14:00:12


知名分析師陶冬在最新博客文章中指出,在經歷了一個罕見的牛市之後,債券市場的熊市已經來臨。 隨著各國央行政策上的緊縮,以及全球經濟的先後復甦,這輪債券熊市相信是全球性的。

以下是陶冬最新博客文章全文:

如果在一九○○年閣下在美股投資100美元,並將所有分紅收入繼續投向該股,至二○一一年這筆資產值2,176,600美元。 如果在一九○○年閣下買入的是美國公債,並將所有收益繼續投向該債,如今這筆投資值19,100美元。 在過去的111年中,美股年均回報率9.4%,美債回報率4.8%,日積月累之下股債回報之差何其驚人。 參見瑞信全球投資回報年報,作者Dimson, Marsh, Staunton,本文中的市場數據均源自此文。

然而股市相對於債市的回報優勢,卻在過去十一年出現逆轉。 在十九個發達國家中,在二○○○至二○一○年期間,股市回報低過債市回報3.2%,其中多達十四個國家的股債回報差為負值。 在新世紀中,到底是股市作為投資工具的基本面改變了,還是債券顯得太貴了? 筆者認為是後者。

然 過去十年的股市,大起大落,經歷了IT泡沫及雷曼危機兩次大熊市,後者對發達國家經濟、就業、財政、金融體系所構成的打擊,更是史無前例的。 與此同時,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鬆弛,也是史無前例的。 格林斯潘在911之後便大開水喉,西方銀行以金融創新為名增加貨幣的乘數效應,利率低下,資產泡沫沸沸揚揚。 二○○八年金融危機爆發,以美國聯儲為首的西方中央銀行,不思改過,反以製造更大的泡沫來承接沉落的泡沫,量化寬鬆政策打造出一片極為寬鬆的貨幣環境。

史無前例的貨幣政策,造就出罕見的債券大牛市。 國債收益率,在美國創出歷史低位。 再看英國國債收益率,更是自十七世紀有歷史數據以來的低位,那時候還沒有美國,也沒有貨幣政策。 國債市場的超低收益,將資金趕往公司債、新興市場債,那裡的收益率亦大幅下降。 我們經歷了戰後以來最大的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宴,靠央行超常規政策帶來的超常規債券估值,已顯得難以為繼了。 全球範圍內,通貨膨脹在迅速升溫。 美國、歐洲的就業與消費復甦,也已邁出決定性的一步。 歐洲與美國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

歐洲的退出,快過美國。 歐洲央行盯住包括食品、能源在內的CPI,而且它的唯一政策目標就是物價穩定。 美國聯儲必須同時兼顧通脹與就業,其政策標的是不包括食品、能源的核心通脹,加上柏南克本人的強烈政治意願,美國加息應該是明年的事情。 不過當QE2在六月底期滿之後,聯儲至少在購買證券的數量上會有所減少。 無論時機如何,美歐退出超寬鬆政策肯定會發生,這一點已經在市場預期和國債價格上反應出來。

從通貨膨脹角度看,央行的貨幣政策調整早已逾期。 全球性的食品通脹和能源通脹,早已席捲全球,在相當一部分新興國家,甚至已經到了為患的地步。 只是美國經濟復甦滯後,就業復甦滯後,令聯儲在退出量化寬鬆上遲遲不肯下決心。 聯儲的水喉不關,其他國家的為抑制通脹所做的努力,便顯得蒼白無力。 事實上,哪怕今天所有國家都開始退出,回收流動性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脹形勢也會進一步惡化。

目前的國債市場,筆者認為是靠央行支撐著的。 聯儲直接認購國債,佔國債發行規模的八分之一。 更大一部分是聯儲向銀行注入流動性,而銀行因借貸不足便轉手投回國債市場。 一旦貨幣政策轉向,政策性(人為的)國債需求消失,債市必跌。 目前國債的價格,與財政赤字、通脹前景之間,存在著重大的落差,其估值對一般商業投資者來說,不具吸引力,這就決定了債市調整一旦開始,可能深度頗大。 公司債、新興市場債也可能隨之回調。

更重要的是,發達社會(加上中國)的人口老化問題,已開始全面浮現,而那些政府並未為此做出適當的撥備。 靠赤字財政來支持人口老化所帶來的新的財政負擔,幾乎是無可避免的政策選擇。 這樣做的代價,是通貨膨脹長期化。

經歷了一個罕見的牛市之後,筆者相信債券市場的熊市已經來臨。 隨著各國央行政策上的緊縮,以及全球經濟的先後復甦,這輪債券熊市相信是全球性的。 由於起點是罕見的超寬鬆的貨幣環境和超低的利率水平,這輪債券熊市的調整幅度相信會超出一般的周期性調整。 各國財政赤字又處在天文數字的狀態,出現”黑天鵝事件”(罕見的極端動盪)的風險相信相對較高。 各國市場及不同資產價格的連動性,隨著資金的全球化而大增,這輪債券熊市相信會觸發其它市場的互動,甚至是連鎖反應。

傳統智慧說,股市風險大,債市比較抗跌,但是,歷史數據卻不認同。 回望歷史上幾次大的調整,一九二九至三二年、一九七三至七四年、二○○○年至○二年及二○○七年至○九年,美股分別從頂部下跌(扣除通貨膨脹之 後)79%、56%、52%及56%。 在美債市場,一九一五年至二七、一九四○至八一年分別從頂部下跌(扣除通貨膨脹之後)51%、67%。 上一個債券熊市,持續了四十年。

本文原載於財訊雜誌,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