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博士國

/王盈勛 (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2011-05-17

博士這麼多,已經變成是臺灣的一項「社會問題」,一個社會有這麼多人念博士,究竟是不是好事?

臺灣博士多,我內心甚至一直有個懷疑:臺灣人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

懷疑的起因,首先當然是來自觀察,身邊的親朋好友,動不動就是個博士,媒體也不斷告訴我們,應徵汽車銷售員、參加公務員普考考試的隊伍中,一定夾雜了幾個博士。

另外一個原因,是念博士其實不太符合經濟效益,因此具備高度「經濟理性」的人,大體上不會進行這樣的投資。

臺灣人愛念博士,很大一部分是受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思維影響,而這就會讓和臺灣競逐高學歷之國的名單範圍大大地縮小。

臺灣現有博士學生約三萬三千七百人,每年招收新生近七千人(100學年度為6,949人),如果我們用七到八成的畢業率來計算,光是國內每年就產生五千多位新科博士。

這樣的數字還只是「土博士」,沒加上出國留學的「洋博士」。

洋博士很難統計,因為出國唸完書的人沒義務跟政府報告,不過估計至少有國產博士的一半,應該是合理的數字。

土洋博士加總起來,一年大概就是七八千人之譜。

我們如果用現在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出生時的新生兒人口數來計算(每年三十多萬),未來臺灣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口比例大概在五十分之一之譜。

博士這麼多,已經變成是臺灣的一項「社會問題」。但是我說社會問題,並不是指它是個「問題」(problem),而是說它是個社會議題(social issue──一個社會有這麼多人念博士,究竟是不是好事?

我在先前的專題裡曾經提過,臺灣廣設大學的教育政策雖然在近幾年飽受批評,但是人人都有大學念、也念了大學,在提升國民素質、降低升學競爭等面向上,我認為仍然是正面大於負面效應。

只不過,念博士的人跟買iPhone的人一樣多,除了滿足一些人學歷高人一等的炫耀心理,對我們的社會恐怕實質幫助就不大了。

念博士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教育期很長(四到六年最為普遍,但念個八九年的也不少見)、唸完書以後的執業範圍選擇很小(多數優先選擇教書與研究工作)。

博士的教育期限這麼長,讓唸完博士的人往往都是三十好幾了,就算他們不拘泥於學位,願意在不同的領域從基層做起,雇主可能也不太願意聘用這些年齡層偏高、卻徒有學歷沒有工作經驗的「新鮮人」。

博士畢業了,人人想往大學裡擠,也越來越行不通。

按照《天下雜誌》去年的調查,臺灣的大學一年大概釋出兩千八百個職缺,約是每年新科博士供給人數的三分之一。

而且我們別忘了,這樣的數字可能還是過度樂觀的估計,大學教育是一個快速衰退中的就業市場,十年後要念大學的高中職畢業生,將從32萬人降到22萬人,大概比今年少了三分之一,如果師生比不變,也就是大學教師的職缺大概也要少三分之一,現有近五萬的大學教師員額將減少一萬多個,平均一年一千多個員額。

十年之後,我估計臺灣的流浪博士有可能達十萬之譜,和當年中小學流浪教師的顛峰時期差不多。

博士教育期如此之長,學非所用的機率如此之高,對整體社會國家的資源是莫大的浪費。

就個人層次來說,念博士光宗耀祖的快樂可能只有那麼一下下,不能適得其所、發揮所長的抑鬱卻可能跟著你一輩子。

臺灣成為博士之國究竟是幸或不幸,恐怕值得我們多想想。

作者簡介:
王盈勛臺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著有《世界是斜的》、《微軟生存之戰》、《白話數位經濟》等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