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李安: 我從小在全美看電影長大的

全美戲院,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永福路2段187號(日治時期屬大宮町一丁目)。全美戲院的前身「第一全成戲院」,於終戰未久即由歐雲明兄弟投資興建於永福路上民權路口附近的舊市區中,捨棄當時其他戲院多設在城外西門路或友愛街等新街區的思維,「第一全成」卻選址於三百多年前荷蘭人創建的普羅民遮市鎮核心,即清代所謂府城十字大街的交會口。從選址的角度,第一全成注定成為台南人歷史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全美戲院第一代負責人吳義垣指出,全美戲院現有建築物係1950年興建完工,初期稱為「第一全成」戲院,1969年吳義垣接手後始改稱全美戲院,建物本身已有50餘年歷史。1971年起,全美戲院即轉型以播映二輪洋片為主,並實施半價兼兩片同映優惠售票制度。1999年以前全美戲院變化不大,除了例行維護之外,僅在12年前盛行多廳制時從一廳增加為兩廳。近年標榜大型豪華的戲院、影城紛紛成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為了永續經營、提供更好的服務,全美今日兩家戲院於1999年底重新內部裝修。內部天花板、洗手間、老舊牆壁均油漆改善,使用了近20年的木製座椅也因舒適性不高全數撤換。戲院經理吳俊誠指出,全美戲院的建築特色在於其巴洛克式風格,但因電影廣告看板遮住大部分門面,所以觀眾不易發現這座老戲院的建築之美。
「我從小在全美看電影長大的」大導演李安在獲奧斯卡獎後,曾說過這句話,全美戲院是許多台南人共同的兒時回憶。全美戲院內有數千件老舊電影海報與劇照,常有人借展,當年的35及70釐米電影放映機也繼續放映一部部影片。第一代經營者吳義垣雖已80歲,仍每天到戲院走動,對台灣的電影史如數家珍。第二代經營者之一的吳俊誠對文史很有興趣,李安獲獎後,把全美老舊屋瓦敲下來送給李安,及製作全美電影百寶盒,收藏全美的歷史與電影業的介紹等,都是出自他的點子。一度想與文建會及市政府合作,在戲院設立李安文物館,但因為戲院執照過期,無疾而終,讓他扼腕。

沒有留言: